服務熱線
180-5003-0233
以下是碳帶分切機從安裝到調試的快速投產全流程指南,分步驟清晰呈現,幫助您高效完成設備投產:
一、前期準備
1. 設備驗收
? 核對設備型號、配件清單(如刀片、收卷軸、氣脹軸等)與合同是否一致。
? 檢查設備外觀是否有運輸損傷,電氣元件是否完好。
2. 場地要求
? 地面平整(水平度≤0.1mm/m),承重達標(通常≥2噸/m2)。
? 環境溫濕度:溫度20±5℃,濕度40%~60%(避免靜電和材料變形)。
? 電源配置:380V三相電(或按設備要求),接地電阻≤4Ω。
3. 工具與耗材
? 準備千分尺(測量碳帶厚度)、張力計(檢測張力值)、無塵布、酒精(清潔輥軸)。
二、安裝流程
1. 機械安裝
? 定位固定:使用激光水平儀調整設備底座,用膨脹螺栓固定,確保機身無晃動。
? 輥軸安裝:依次安裝放卷軸、牽引輥、分切刀組、收卷軸,確認各輥平行度(誤差≤0.05mm)。
? 刀片裝配:
? 圓刀分切:調整刀片重疊量(通常為碳帶厚度的10%~20%)。
? 平刀分切:設置刀片間隙(如0.005mm for PET材質)。
2. 電氣連接
? 按電路圖連接PLC、變頻器、伺服驅動器,注意屏蔽線接地(抗干擾)。
? 檢查急停按鈕、光電傳感器(如E-stop、糾偏傳感器)信號是否正常。
三、調試步驟
1. 空載測試
? 啟動設備,逐步提速至最大設計速度(如300m/min),觀察振動/噪音(異常值:振動≤0.1mm,噪音≤75dB)。
? 測試張力控制系統:模擬放卷-收卷張力波動(目標值誤差±5%以內)。
2. 帶料試切
? 參數設置:
? 分切寬度:輸入目標值(如50mm),糾偏系統自動對齊。
? 張力梯度:放卷張力(如2kgf)→收卷張力(如1.8kgf)。
? 試切驗證:
? 低速(10m/min)切100米,檢查分切邊緣毛刺(顯微鏡觀察,毛刺≤0.02mm為合格)。
? 高速(200m/min)切500米,驗證收卷整齊度(卷材端面錯層≤±0.5mm)。
3. 精度校準
? 分切寬度:用影像測量儀抽樣,調整刀座位置(公差±0.1mm)。
? 張力閉環控制:通過HMI修正PID參數(比例增益、積分時間)。
四、常見問題解決
問題現象 | 可能原因 | 解決方案 |
收卷邊緣起皺 | 張力不均/氣壓不足 | 檢查氣壓(≥0.6MPa),重新校準張力輥 |
分切面毛刺 | 刀片鈍化/間隙過大 | 更換刀片(材質:硬質合金),調整間隙 |
碳帶跑偏 | 糾偏靈敏度低 | 調節光電傳感器閾值,清潔導輥 |
五、投產驗收
1. 連續運行測試:8小時滿負荷生產,記錄故障次數(目標MTBF≥500小時)。
2. 成品檢測:抽樣檢測分切寬度、卷徑、外觀(無劃痕/油污)。
3. 操作培訓:重點培訓參數設置、緊急停機流程、日常點檢表(如每日檢查氣路密封性)。
六、效率優化建議
? 自動化升級:加裝CCD視覺分揀(瑕疵檢出率≥99.9%)。
? 預防性維護:每500小時潤滑導軌,每2000小時更換伺服電機編碼器電池。
通過以上流程,碳帶分切機通常可在3~5天內完成從安裝到量產。建議保留首次試切的參數記錄作為基準數據,便于后續快速換型。